躲过了反腐大剧《人民的名义》,《白鹿原》能否战胜热门IP,实现收视长虹?
4月底,热播剧《人民的名义》迎来了大结局,而先前停播的“敏感剧”《白鹿原》也将迎来复播。不过比起之前经历的风浪,《白鹿原》刚刚经历的都不过是小浪花而已。
围绕着一部巨额投资、筹备16年,且在《人民的名义》如此火爆还能保持相当热度的《白鹿原》,资方、片方、媒体乃至监管方广电总局,都莫名其妙地卷入了一场喧哗与骚动。
“被叫停”的“大尺度”电视剧
在持续热播的反腐剧《人民的名义》收视率正保四破五之际,筹备16年、拍摄227天、总投资多达2.3亿的85集电视剧《白鹿原》,也于4月16日低调登陆江苏卫视和安徽卫视的晚间八点档。
但霸屏的角色仍是《人民的名义》,所以即便是制作精良,《白鹿原》首集开播收视率也仅在0.6%左右,不过口碑不错,首集开播即获得了高达9.2的豆瓣评分。当大伙儿等待第二集播出时,等来的却是安徽卫视放送的综艺《耳畔中国》,江苏卫视重映的电影《港囧》。
没有一丝防备,两家卫视在4月17号同时停播了《白鹿原》。一时间,朋友圈里,关于该剧停播的讨论呈刷屏。一种因“题材敏感”被停播的论调,甚嚣尘上。
紧急停播时,出品方未及时解释原因,任由吃瓜群众给《白鹿原》扣上悲情的帽子,贴上“大尺度”“、被停播”的噱头。
事发五天后,《白鹿原》的出品方之一三尚传媒才发公告澄清,《白鹿原》并不存在由于内容尺度原因停播,或之后无法继续播出的情况,但声量不大。近日,凤凰联动的总裁张小波也在微博中爆料,《白鹿原》将于5月10日重新上线。
复播消息透露出来的同时,相关人士也讲出了第二集即停播的主要原因:“为了更好的播出效果”。如此一来,等后者播完,接档复播的《白鹿原》似乎可以满足观众被顶大看剧尺度。
下线的“悲情”、监管者的“双标”,媒体与社交网络的“义愤”,都被这么一则颇具精明商业头脑的爆料给抹去了。 《白鹿原》剧照
“被停播”的猜测,更像是一种惯性思维
舆论和情感往往会被打脸。
“停播”之初,一票媒体文章先是诉苦《白鹿原》从立项到上映的艰辛史;接着猜测该剧是因“政治敏感”,在审查上出了问题被紧急叫停,矛头直指广电总局;当大伙儿都在欢呼《人民的名义》顶大了中国影视剧的审查尺度,《白鹿原》的停播,又像是当局泼出的一盆冷水;最终,哀嚎声四起,“审查让每个中国导演遭受巨大折磨”、“严肃创作的最大风险是播出安全”、“为什么《白鹿原》始终是这个国家的投资黑洞”……
悲情的牌子,就这么立起来了。
但停播前后,包括剧组、官微、播出平台都没有给外界传递清晰的信号。
首先剧组方似乎“不知情”,导演刘进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说,事先没收到消息,当天都还在给剧集做“混录”;安徽卫视、江苏卫视、以及《白鹿原》的官方微博,直到4月18日上午,才发了一条语义不详的声明,“为取得更好的播出效果,电视剧《白鹿原》将择机播出”;至于《白鹿原》的首席出品方西安光中影视有限公司,其董事长赵安在4月19日这天,发了条关于“陕西人如何吃面”的微博,虽然看不出内容有何蹊跷,但“北京西便门外大街10号院”的定位,却是在广电总局附近。 《走向共和》剧照
一边是吃瓜群众的不明所以,一边是从《白鹿原》剧组到出品方,上上下下的语焉不详,加之《白鹿原》原著本身时间跨度长、内容涉及封建伦理、陕西民情、革命历史等多个主题,属于“重大革命历史题材”,且影视剧过审后遭停播,在中国有先例——被提及最多的,莫过于2003年的《走向共和》,同样是历史剧,因触及历史虚无主义,引起历史学界的质疑后停播。
事实上,有行业人士告诉PingWest品玩,一部剧是否真的是因为监管方压力下线,必须有相关文件通知才行,不存在“口头通知”之类不留证据的方式,因为完全不值得。
于是,人们对《白鹿原》“被叫停”的猜测,更像一种“被害惯性思维”。
停播、调档、删节剧情,也是一种市场行为
除却题材敏感“被停播”,电视台因收视率不足预期主动停播电视剧也是常有的事。
比如,周杰伦的电视剧处女作《熊猫人》,2010年2月2日在江苏卫视、深圳卫视等四家卫视上星播出。因为剧情冗长低幼,尽管首播收视率达到0.9,第二天却暴跌了30%。为挽回经济损失,深圳卫视在首播当晚就将该剧撤出了黄金档,重庆卫视仅播出了两天后,就把它换到地面频道播出。江苏卫视则采取了紧急应对措施,动用剪刀手大量删减剧情,提前结束放送。
张翰、江铠同等主演的青春剧《等待绽放》,2013年5月10日在深圳卫视播出。该剧首播当晚的收视仅有0.275,全国排位第17,之后五天收视率并未低开高走,仅在20左右的名次徘徊。播出一周后,深圳卫视官微发公告称该剧暂停播出,之后再未播出。小沈阳和海清主演的《后厨》,一开播口碑就极差,黑龙江卫视甚至毫无征兆地停播了该剧。
停播、调档、删节剧情、提前结束放送,都可以看作是电视台根据影视剧播出后的反响,做出的调节手段。近日,《白鹿原》出品方公告已然澄清了该剧停播并非被动,因此,两家卫视一齐给出“为取得更好播出效果”的理由,实际可以理解成“为避开《人民的名义》的强势风头”。
反观4月16日当晚的收视数据,《人民的名义》以4.202的收视率稳居榜首,《白鹿原》在江苏卫视的收拾为0.654,排名第五,安徽卫视的收视更少,仅有0.523,排位第七。此后,《人民的名义》收视一路高走,破五、破六,期间遭遇全集泄露都丝毫没受影响。作为一部投资2.3亿、94位主演、4万人次群演参与的大剧,《白鹿原》不与《人民的名义》“刚正面”,暂时停播,可以看作是一次明智的商业选择。
“大尺度”、“被叫停”,《白鹿原》也贴上了政治标签
毕竟,《白鹿原》筹备了16年,期间多位编剧甚至因难度太大,拒参与剧本改编,投入的资金一超再超,最终多达2.3亿。不论在剧集质量、还是商业回报上,多方都对该剧给予了厚望。
作为出品方之一的三尚传媒,是一家新三板挂牌公司。该公司近年来的业绩并不出众,甚至处于亏损状态。三尚传媒发布的报告显示,截至2016年11月30日,公司资产总额为2.01亿元,负债多达1.49亿。其对此做出的解释是,“由于电视剧的拍摄周期较长,且在结束现场摄制后还需较长时间进行后期制作、宣传、预售、申请《发行许可证》等工作,因此电视剧行业具有前期投入资金较多、销售周期较长、回报速度较慢的行业特征。”
针对参投的电视剧《白鹿原》,三尚传媒曾提到,“根据公司对《白鹿原》的投资金额、分成条款及该剧发行情况进行计算,《白鹿原》的发行同样能够在未来较好地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”。除却投资方,电视台花重金购置《白鹿原》的播放许可,自然也不希望该剧被《人民的名义》压制,造成口碑与收视率双双跳票的局面。停播之举,无可厚非。
只是停播之后,电视台、投资方、剧组都未及时出面做出明确解释,加之不少文章对此事过度解读,并将停播的黑锅丢给了广电总局,客观上让《白鹿原》拥有了审查体制受害者的身份,并被贴上了“大尺度”、“被叫停”的政治标签。
《人民的名义》利用所谓反腐剧的大尺度,成为2017年中国影视圈的一股激流。《白鹿原》能否借势乘胜追击,我们不得而知。至少,通过此番舆论的造势,在其复播之时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。
躲得过十五吗?《欢乐颂2》在等着《白鹿原》
《白鹿原》停播后,一位网友写出了如下对话:
为什么“我和我身边很多人”都知道《白鹿原》停播是阴谋!是广电下毒手! 不,“你和你身边的很多人”并不知道。你们只是短时间内读了大量的微信大号标题。
而另一位网友又对停播事件做出了四种舆论走势的分析:
如果将来不播——看看吧!我说什么来着!就是被审核干掉了! 如果播了——肯定有删减,把敏感情节都删掉了,我当初就这么说的! 如果播了而且没删减——谁信呐!肯定删减过,他们不敢说罢了! 如果确实证明没删减——哈哈!肯定是我们的呼吁有了效果!上面怕影响太大不敢删!
据传,5月10日,是《白鹿原》重新上档的日子。届时,《择天记》、《外科风云》还在播出中,《欢乐颂》第二部也将同期上映。躲过了反腐大剧《人民的名义》,《白鹿原》能否战胜热门IP,实现收视长虹?
一部剧的命运,要靠自我奋斗,也要考虑到历史进程。
|